前 言
近年来,不少视传专业的大四学生和研究生的毕业设计都倾向于文创设计,但因为对文创的认知和文化艺术视野和意识局限,使与文创相关毕设处于一个完全程式化、模板化、概念化的浮浅层面,想从设计语言层面去突破这种状况,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从文化艺术意识层面下功夫,也因时间关系有远水解不了近渴的尴尬。
恰好给我排了视觉传达专业大三的三周《商业艺术考察》课程,十月中旬的课,八月份我就开始思考这三个周的外出考察课程将如何真正、高效、充分的被利用,更希望为学生们以后的课程和毕业设计注入一些全新的意识和思考空间。于是,一个54人组成的“文创考察学习之旅”就应用而生。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们对这个精辟论断耳熟能详,而创意时代的来临,文化由单纯的“输入”也紧随时代转化为“输出”,单纯的物质和生理体验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以追求差异化为特征的精神体验成为人们必然需求,在此过程中,“创意”作为创造差异化精神体验产品的动力和基础,成为创意时代名副其实的新生产力,而文化必将成为催生“创意”这个新生生产力的引爆点。
创意作为一个全新的并且有着巨大前景的产业也在不断的调整和升级中,创意产业因其有很强的包容性,它可以渗透到各行各业,创意产业将会是所有产业的终极升级方向。同时文化、绘画、设计、民俗、音乐、舞蹈等综合艺术终极也必走向创意产业的社会趋势,这也是此次“文创之旅”的缘起。希望借此机会为学生种下真正的文创种子,也为对未来发展有愿景的学生提供了解专业与行业发展动态的机会。
此次“文创之旅”由:文创课堂和文创沙龙,体验式商业考察,传统经典艺术、建筑艺术、园林艺术、优秀民俗艺术考察三部分组成。
文创课堂和文创沙龙,通过文创行业精英对文创的内容以及自身经验分享,让学生建立对文创的认识和信心,了解自身所缺失的文化、艺术素养和知识结构单一的不足。
我们平时大部分时间是在接受、认可别人的文化创意,做文化创意产品的消费者,而没有意识到我们自己就可以是文化的创意者,我们也可以是文创产业的从业者和推动者。打破僵化的视角和认知,放弃用熟悉的方式管理陌生的经验,由各种标签建构起的这个被概念化的世界,经由摘掉对生活、对艺术、对自然、对生命的限定性认知,让不同事物的联系、组合、重构成为无限可能,用创意思维和眼光去超越界限,重新定义事物之间的关系,重新定义生活,重新定义文化和艺术的意义。
体验式商业艺术考察,从密集的文创课堂出来,走进具有代表性的几家国际大型品牌商业店铺,进入商业、创意、艺术、设计的直观体验,将文创课堂中的收获与疑问,通过自身的体验与感受,从视觉、嗅觉、味觉、听觉、触觉五感,感受文化创意、设计、艺术给商业带来的无限可能性,并真切的体验国际优秀商业品牌的文创理念、服务意识、润物无声的营销智慧,文化是核心竞争力,创意是推动力,现代商业若远离了文化艺术、设计和创新,必将固步自封,中国商业品牌的崛起、文化、创意、艺术、设计必是任重道远。
对传统艺术的考察,通过走近博物馆及优秀建筑、古代园林艺术、传统民间艺术,同学们对传统文化艺术近距离甚至零距离的体验感受,所带来的视觉震撼和心理触动,是一次文化的洗礼与升华,是对同学们已经隐匿太久的传统文化基因的一次唤醒,传统文化、经典艺术并非只是简单粗糙的词汇或符号输出堆积呈现,更是超越时空的心领神会和当代语境的诠释和传达。
文化,艺术,设计,创意,商业,教育产业,必将从各自坚守一隅,走向一体多维的共融共赢时代。希望此次以文创为核心的商业艺术考察课程,能为同学们打开一扇预见未来的窗,也希望能为我院的设计教学引入一股鲜活气息。

指导教师:宋雪梅、吕金光
课程名称:商业艺术考察
班 级:16视觉传达设计
课 时:3周
行走的文化课堂
杭 州

良渚文化村先是美丽洲教堂外观的特殊设计,主体建筑是“八”字形,将中国传统的“硬山”式屋顶与国外先进的宗教建筑设计理念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外观轮廓简约大方、古朴庄严,向世人传递着“教会的大门向八方敞开”的召唤。良渚美丽洲寻找着各种绿意和建筑景观的机理,突然理解了那句Less is more---少即是多,化繁为简反而更突出简约纯粹之美,旅行是这样,生活更是这样。
第一站 梦栖小镇

梦栖小镇以多元、包容、开放、跨界为引领,通过创意、创新、创造,大力发展设计产业,将其打造成国际级“设计奥斯卡”小镇,成为设计创新的先导区、设计创客的朝圣地、设计经济的新蓝海。设计小镇坚持“有核无边”的空间布局,通过一系列的改造基本形成产业功能集聚,推动资源有效整合。

参观的路途中,不得不感叹,梦栖小镇的设计感每一个建筑与其内涵都让大家驻足欣赏。有些事情正在发生,有些事情还没有发生,有些事情就是那么自然的发生着,没有刻意的安排……

在“植物私塾”遇到这样一个老师,他是主要研究自然教育,自然界的万生万物。他讲述道:多识鸟兽草木之名。去多了解一些自己身边的也许看起来并不是一下吸引自己五感的事物,多去看看自己身边的小美好,你会发现生活原来如此的美好,如此的耐人寻味。
第二站 良渚博物馆

良渚博物馆展览的是良渚文化的考古学发现,是杭州附近的良渚文化村的一个部分,博物馆位于湖上,以桥和公园连接。同时每个馆之间是连接的,每个馆展的是不同的文化,无论从哪个馆都是不同的参观体验感。建筑周围植物繁茂,景观优美,建筑的所有公共区域采用坚实和古老概念的材料:木和石灰石,从外观上看很是宏伟。
第三站 大屋顶艺术中心



著名设计师安藤忠雄,这位具有传奇性的现代建筑设计大师,凭借独特的清水混凝土应用,抽象化的光、水、风,引发风潮。而良渚文化艺术中心将安藤忠雄脑海中对建筑的这些美好一一呈现。外观上整个中心被划分为三个独立的功能区块,三个区块呈三字型布局,又被统一罩在屋顶下,铝制金属屋顶像极了飞机大机翼,展现着现代气息。内观层层的书籍排放在每一个架子上在椅子上拿一本书,体会指间书香墨气。书店就是精神的朝圣地。一家好书店如同一扇窗口,向慕名来访者展示着本地特有的文化气质。社区、书店与读者的交互,织就一处处迷人的图景。
行走的文化课堂
上 海
第一站 星巴克

上海星巴克是全球第二家、亚洲第一家,且规模最大的臻选烘焙工坊。这里可不只是家咖啡店而已,更把完整的咖啡工厂搬入了店堂之中。星巴克臻选上海烘焙工坊充分尊重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在门店设计处处透着浓郁的中国元素。店内一座约两层楼高的巨型铜罐,罐身装饰有1000多个中国传统印章和篆刻图案,手工镌刻着星巴克咖啡47年的故事。小篆是汉字的根基,而这个铜罐则是整个烘焙工坊的心脏。罐身上的“溯源”、“咖啡”、“手冲”、“灵感”、“时光”、“伙伴”等等词语,上面的关键词也大多和咖啡文化有关。

独具特色的空间设计。天花板由1万块6边型木头铺设而成,设计灵感源自意式浓缩咖啡机的增压手柄。
第二站 无印良品

上海无印良品致力于提倡简约、自然、富质感的生活哲学,目前是中国地区打造的较大旗舰店。 值得一提的是,店内首次在中国推出关注生活至微细节的MUJI BOOKS生活提案、可围绕生活展开各种TALK SHOW、制作工坊、展示会等的Open MUJI空间,Re MUJI商品以及AROMA Labo香薰工坊,而Café & Meal MUJI料理餐厅、MUJI YOURSELF和IDÉE也不断呈现新的体验。 MUJI书店位于三楼,全店有3万多本精选书籍,主要集中在名为“衣、食、住、行、育、乐”六大主题书架上。书架上方悬挂着计算器、文具盒、咖啡杯等物件作为装饰,文艺情怀满满。可以在此挑选一本喜欢的书,无需考虑时间的约束,静心阅读。 书店旁边就是Café & Meal MUJI料理餐厅,餐厅内的灯墙十分有意境。厨房采用全透明设计,可以亲见料理的整个制作过程。
第三站 上海博物馆

上海博物馆创建于1952年,上海博物馆设有十一个专馆,三个展览厅,陈列面积2,800平方米。馆藏文物近百万件,其中精品文物12万件,其中尤其是以青铜器、陶瓷器、书法、绘画为特色。收藏了来自宝鸡及河南、湖南等地的青铜器,有文物界“半壁江山”之誉,是一座大型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
行走的文化课堂
苏 州
第一站 留园

留园以建筑艺术精湛著称,厅堂宏敞华丽,庭院富有变化,太湖石以冠云峰为最,有“不出城郭而获山林之趣”。其建筑空间处理精湛,造园家运用各种艺术手法,构成了有节奏有韵律的园林空间体系,成为世界闻名的建筑空间艺术处理的范例。现园分四部分,东部以建筑为主,中部为山水花园,西部是土石相间的大假山,北部则是田园风光。
第二站 苏州博物馆

苏州博物馆是一座集现代化馆舍建筑、古建筑与创新山水园林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建筑造型与所处环境自然融合,空间处理独特,建筑材料考究和内部构思,及最大限度地把自然光线引入到室内。玻璃、钢铁结构让现代人可以在室内借到大片天光,开放式钢结构替代传统建筑的木构材料,屋面形态的设计突破了中国传统建筑“大屋顶”在采光方面的束缚。由几何形态构成的坡顶,首先,屋顶之上立体几何形体的玻璃天窗设计独特。屋面以及其下白色墙体周边石材的运用,使建筑的整体风格达成了统一。
第三站 诚品书店

诚品书店1989年由台北仁爱路圆环创办第一家开始,本着人文、艺术、创意、生活的初衷,发展为今日以文化创意为核心的复合式经营模式。
诚, 是一份诚恳的心意,一份执著的关怀;
品, 是一份专业的素养,一份严谨的选择。
取名“诚品”,代表着诚品书局对美好社会的追求与实践。
第四站 苏州职业技术设计学院

行走在苏州职业技术设计学院,感受设计学院的氛围,观赏画展,行走的课堂在与设计学院的交流中再一次为大家上了一课。在一旁用心聆听老师们之间的交流,知识全部隐藏在行走中。
第五站 桃花坞

桃花坞年画源于宋代的雕版印刷工艺,由绣像图演变而来,到明代发展成为民间艺术流派。桃花坞年画的印刷兼用着色和彩套版,构图对称、丰满,色彩绚丽,常以紫红色为主调表现欢乐气氛,基本全用套色制作,刻工、色彩和造型具有精细秀雅的江南地区民间艺术风格,主要表现吉祥喜庆、民俗生活、戏文故事、花鸟蔬果和驱鬼避邪等中国民间传统审美内容。
在桃花坞亲眼听着老师的讲解,亲眼看着老师们在认真制作年画。一切一切都是好奇和兴奋。
行走的文化课堂
南 京
第一站 金陵美术馆全国第九届书籍设计展


全国书籍设计艺术展是全国性的大型书籍设计展事和学术盛会,是国内出版界最具权威性和最具影响力的书籍设计艺术展览和评奖活动,同时也是文化艺术领域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展览之一,被视为中国出版业五年一次的艺术展示和学术盛会,已有50多年历史,来到南京有幸看到,是一次文化设计知识的积累。
结 语
长路漫漫其修远
人生
原本就是一场上下求索的跋涉
行走在路上
学习在路上